磊鑫资讯

NEWS

磊鑫业务

BUSINESS

您的位置:首页>>磊鑫资讯
行业新闻
【绿色资讯】这里是绿色的中国 中国成全球增绿最多国家
来源:深圳市磊鑫环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2019-09-16

    十年树木。70年,有多少森林树立在神州大地上?

  一片片由黄变绿的荒原、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青山会告诉我们答案:2.2亿公顷森林、4亿公顷草原让超过3/5的国土披上绿装。

  从森林匮乏到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从沙进人退到荒漠化治理引领全球,从洪水泛滥、水土流失到江河安澜、林茂粮丰,中华大地山川巨变的背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持久发力,是绿色发展的中国实践。

  林海茫茫,松涛阵阵,中国林草事业的发展贯穿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每一段征程,成就了70年沧海巨变的亮丽篇章,成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中国。

  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

  一片林,承载着让北中国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的梦想。

  从1978年起步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改革开放同行,与全面振兴同步。

  占我国陆地总面积42.4%的国土,涉及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市、区),三北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

  41年来,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3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57%,中国版图的整个北部因此绿意葱茏。

  三北工程开启了我国以生态工程推动国土绿化的先河。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等一项项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生态工程共同筑绿中国。

  这是一组见证人类史上伟大奇迹的数据。

  山间沟边,退耕还林4亿亩成林面积,超过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的1/3。

  万里海疆,沿海防护林工程在海陆交界处构筑起1.8万多公里的海疆绿色屏障。

  长江之滨,涵盖流域17个省份的长江防护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太行之巅,730多万公顷土地重新披绿,太行山的褶皱间谱写了波澜壮阔的绿化史诗。

  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19.44亿亩天然乔木林休养生息,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工程区多个省(区)森林覆盖率已达或接近60%。

  从1981年到2018年,155亿人次参加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成为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声势最浩大的一项群众性运动。4亿人参与的蚂蚁森林植树只是网络植树的代表之一,全国15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省份让义务植树离人们更近。

  这些数据是中国绿色的骄傲。今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组研究数字,称世界绿色的增加1/4来自中国,并且植树造林占42%,中国是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

  林草发展与改革相伴而行

  2001年12月30日,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捷文村村民李桂林领到了全国第一本新林权证。一场被称为农村生产力又一次大解放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铺开。

  27.05亿亩集体林分权到户,1亿多农户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集体林改让有恒产者有恒心。3000多万林农在家门口创业和就业,农民纯收入近20%来自林业,实现了国家得绿、林农得利。

  从天保工程开始酝酿、从全面停伐开始启动的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是近年来中国林业改革的“硬骨头”。

  黑龙江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转岗职工王长青,在自家小院开起了农家乐,依托阿木尔“蓝莓小镇”和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意红火。去年刚开业,4个月就收入10万元。黑龙江森工林区桦南林业局紫苏加工厂正在加紧赶制中秋节的紫苏月饼,8月刚举办的首届紫苏文化节上,桦南局还被授予“紫苏特色小镇”称号,10万亩紫苏是林区转型的抓手。

  2015年,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启动。森工企业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积极推进政事企分开,发展替代产业,促进职工就业,开启新一轮改革与创业。

 同一年,我国4800多个国有林场踏上了改革的新征程。由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以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国有林场重归生态本位,重为生态先锋。目前,90%国有林场完成改革。

  从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在雪山脚下悠闲踱步,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里又重现黑冠长臂猿的嘨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东北虎种群在不断扩大……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在有序推进。

  林草改革的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生态资源产权、生态补偿、财税金融扶持等一系列政策,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强林惠林政策体系。颁布了《森林法》《草原法》《防沙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林业和草原法制体系逐步完善。发端于安徽的林长制改革,已在全国21个省份试点探路。改革,为林草发展注入了新的不竭动力。

  生态修复构建美好家园

  中国的生态史,讲述的是人与自然重归于好的故事。

  荒漠化、石漠化、湿地萎缩带来风沙肆虐、水土流失、寸草不生……那是一种看不到头的绝望。

  唯有绿色,才能让绝望变希望。

  为了这希望的绿色,一代代人前赴后继,久久为功,持之以恒。

  甘肃民勤,县区曾90%荒漠化,如今建成300多公里的绿色长城,像楔子一样插进沙海,阻截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

  福建长汀,曾经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而今青山夹道,草木繁茂。2000年至今,森林覆盖率由59.8%提高到79.8%,水土流失率则从22.74%降低到7.95%。

  浙江杭州,西溪湿地紧邻市区,曾经河道淤塞、水质恶劣,如今芦苇荡漾、鸟鸣花香,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2004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双缩减”,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实施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2011-2016年,我国石漠化面积年均缩减3.45%,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人工造林种草和植被保护贡献率达65%。我国已建立57处国际重要湿地,60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1000多处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率达到49.03%。

  只有经历过生态赤字的步履维艰,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难能可贵。通过生态修复与生态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是中国人重新认识自然的生态觉醒。

  生态惠民勾勒幸福图景

  对于每一个参与并受益于生态建设的人而言,“有好生态,才有好生活”是最朴素又深刻的坚定信念。

  王铁是宁夏中宁的农民,过去种点庄稼都被沙土掩埋,生活极其困难。十几年前,通过种植耐盐碱的枸杞,有了稳定收入,今年枸杞又获丰收,收入再创新高,有10多万元。在宁夏,像王铁一样通过枸杞致富的有60万人,宁夏百万亩枸杞每年综合产值130亿元,是全国枸杞产业基础最好、生产要素最全、品牌优势最突出的核心产区。

  林业产业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生动体现。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从改革开放前的179.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7.33万亿元,实现近400倍的增长。我国竹材、人造板、地板、木门、家具、松香以及经济林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

  在“一个战场”同时打赢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两个战役”,以林草业为主阵地的生态扶贫为全球减贫贡献了中国智慧。

  在全国的贫困山区,80万名贫困人口成为生态护林员,实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全国4100万农户参与实施退耕还林,1.58亿农民直接受益。在三北地区,约1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生态文明全民共建,生态成果全民共享。流连于青山绿水之间,是公众越来越热衷的休闲方式。

  166个国家森林城市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美丽家园。2018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超过16亿人次,全国89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最主要的森林旅游目的地。39处世界地质公园、13处世界自然遗产等自然保护地成为人们乐享自然、师从自然的好去处。长城脚下,正在进行中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汇聚中国和世界园林艺术精华,将绿色发展理念传导至世界各个角落。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祖国大地到处呈现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画面。

  70年波澜壮阔,70年绿潮涌动。

  这里是绿色转型的中国,摒弃落后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深入人心。

  这里是绿色发展的中国,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这里是绿色传承的中国,生态接力永无止境,绿色追求代代相传。

文章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迟诚 尚文博 王钰

版权所有 深圳市磊鑫环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3.lei-xin.com. ALL RIGHT RESERVED.
联系电话:0755-83051585(深圳总部) 027-84876212(武汉)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振兴路3号建艺大厦17楼东 邮编:518000 网址:http://www.lei-xin.cn 粤ICP备16101049号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3484号